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化民成俗:期待真正的乡村教育

    信息发布者:黄河大侠
    2023-02-24 10:00:45   原创

    我们都知道,乡村教育的繁荣和乡村振兴息息相关。可在教育与乡村之间,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繁荣哪一个先来到?到底什么才是好的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又可以做什么?

    本文结合相关的成功案例,由浅入深地分析乡村与乡村教育的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的建议。相信大家细读完之后,也会对倡导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乡村教育充满期待。

    00c10420c4d349f4b547709c104a97fa[1].JPG

    乡村教师和她的学生在田野中欣赏蒲公英

    面对各位校长、老师丰富的一线教育实践,不敢谈点评,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见和感想。大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虽然切入点各有不同,但还是有一些共性,提醒我们深思这样几个问题:在教育与乡村之间,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繁荣哪一个先来到?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可以做什么?

    教育与乡村

    我们通常认为,因为乡村衰落,乡村教育随之也出现空心状态。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前景中,乡村和教育之间会呈现什么样的关系?是等待乡村发展好了,乡村教育会随之变好,还是乡村教育也可以带动乡村发展?

    乡村教育的问题是全球化、工业化带来的综合因素所致,“教育问题从来都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教育是这个因果链条被决定的最后一环,只有跳出教育,从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上寻找,才能看清教育自身的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的本质首先是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其次才是教育问题。目前全球化、工业化已经面临严重危机,本土、乡土的力量就有了出口,在不断觉醒,焕发生机。

    张孝德老师与孩子

    我们不好断言,乡村教育的繁荣和乡村振兴究竟哪一个先到。乡村建设好了,乡村教育可能会随着变好。如果乡村的教育搞好了,能否带动乡村发展?如果着力乡村教育,能否带动乡村?对于这个问题,“为中国而教”理事、江苏启东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袁炳飞说:“ 乡村教育走在乡村振兴之前,不仅可能,而且已有成功案例。许多问题的突破都是由下至上,当年的农村承包责任制便是”!

    有基层一线的校长认为:“ 在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自由度和空间相较于城市学校,反而大一些。乡村家长属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比例小于城市,对学校的容忍度相对大一些,教育创新改革的阻力会小一点”。

    在实践层面,在北京昌平的辛庄,因为有一所华德福学校,聚集了有共同教育理念的家长,组成新社群,在文化建设、零污染村庄治理等方面给原来的村庄和村民带来了改变。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老师在自己的家乡山西长治市关头村和其他地方倡导发起了华夏“三亲”启蒙教育,吸引了太原、阳泉等一些外地城市的家长来到乡村,组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跟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教育。

    从历史上看,国家调整发展航向,转向新方向,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都是教育先行,最先动起来。在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对乡村教育抱以期待,并有所作为。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

    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的案例让我们重新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一个更重要。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因为家庭对于孩子的道德心性、情绪情感的反应模式等非智力的成长影响更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全天候的老师。学校教育应该如何更好地激发家庭教育?

    我们看到,不少大城市搞教育集团化,容易损害学校教育的特色和多样性,李校长在乡村学校的探索却令人耳目一新,孩子给在外的父母打感恩、问候和报喜的三个电话,又用各种仪式将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为乡村找回亲情、孝心和道德。

    在经济至上,忽视道德的时代和社会,情感贬值,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场域和载体的功能也会弱化、丧失,外出务工的农村家庭更是如此。如果学校教育基于生活,通过家长教育,将学校与社区联系起来,连接社会,助力乡村道德文明,乡村学校就能真正起到“化民成俗”的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一股社会力量在自觉、踊跃地呼唤、推动道德和文化的回归,自下而上的底部力量更强大、更持久。在不必以真面目示人的网络,人们可以肆无忌惮,但近距离的熟人社会却是培植道德的沃土,乡村反倒容易成为当今文化和道德回归的起点。

    真正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面对乡村学校这些生动的实践探索,人们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我们现在说好学校、生源好,大多指学生分数高,看重的是知识的价值。

    在当今的“教育”中,更侧重“教”,“育”的部分很欠缺,甚至只有“教”,没有“育”,过分注重知识和分数还会损害“育”的价值和机会。但知识只占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远不止知识传承。

    在被工业化裹挟的教育体系中,因长期忽视育人积累而成的严重社会问题已经开始显现,“空心人”逐渐增多,情感和道德淡漠,甚至没有感觉,漠视生命。有孩子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还说“我杀的是我妈,又不是别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在上好学校、找好工作的循环中持续焦虑,呈现的不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幸福成长和幸福生活应有的生命状态。

    如果仅仅从“教”的角度,用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因为师资、教学条件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乡村学校一时赶不上城市学校。但从“育”的角度看,乡村的环境和条件是否比城市优越呢?华夏“三亲”启蒙教育强调亲传统文化、亲乡土、亲自然,并找到乡村作为这个理念的载体,课程内容包括:

    自然开慧教育: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四季自然教学内容,使儿童在与自然节律的协调中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在天人合一中实现启智开慧、身心灵一体的健康成长;

    经典诵读教育:让孩子在幼儿期间完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的学习,对汉字有初步的认识和感知,形成中国经典的阅读能力,在幼儿心中埋下孝、仁、义的种子,奠定终身受益之基;

    行为养正教育:生活即教育,老师作为儿童的陪伴者,将《弟子规》等经典中的孝道教育、优良行为落实在每天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儿童安身立命之本;

    四季农耕教育:根据四季节律变化,让儿童充分接触土地、植物、动物,感知、了解生命,让农耕成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让天地自然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心灵手巧教育:秉承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围绕手脑并用、身心合一的原则,开展手工艺术、舞蹈游戏、健身习武等课程,让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

    礼乐艺养教育: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绘画、礼仪、饮食等的教化功能,重点开发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乡土风俗等对儿童全方位的熏陶教育功能,并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终身滋养孩子的身、心、灵。

    华夏“三亲”启蒙教育总干事张世霞老师介绍,在夏季自然教育一课中,我们把课堂搬到太行山上的一片树林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大家沉浸在当下的宁静祥和里,闭着眼感受自然的气息,聆听自然的声音,为自己起了自然名,分享了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和场景……最悦耳最动听的,当属孩子们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真是天籁之音。大人们在摄影师的引领下,整齐划一地露笑喊“美”,而孩子们各显神态,做他们想要的样子。

    可以想象,如果把孩子关在钢筋水泥的温室里,远离大自然,被动地接受各种号令,多么摧残的儿童天性。因此,“三亲”启蒙教育的儿童每周一次远足,每天有至少一个小时的自然观察和连续一个小时的自主游戏。自然观察之后,有不受干扰的自主绘画,画完后,孩子讲图画的内容,老师记录、收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本成册的绘画。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哪怕刚开始简单的线条,背后都有故事。自主游戏和自主绘画时,老师“观而弗语”,如有特殊情况,老师视情况确定要不要介入,智慧地解决处理。

    此外,“三亲”启蒙教育的每个试点学校都有自己的农耕园,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和带领下,自己耕种土地,亲手培育蔬果之苗,及待成熟,动手做成形、色、味俱佳的饭菜、点心……从一粒种子到一颗幼苗再到一片煮熟的菜叶,孩子们亲身参与了整个过程……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孩子的内在生命悄悄地发生着看不见的变化。

    从生命出发,而不是从知识学习和考试机器出发,就容易看到乡土、自然、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亲近大地,亲近田园,亲近自然,亲近社会,都是生命的一种回归,培养孩子对自然、对生命的热情、敬畏和尊重,为他们的人生储备可以持久释放、丰沛强劲的潜力,因此是向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言以蔽之,仅仅注重知识的教育,无法被称之为好教育,像“三亲”启蒙教育这样的理念和探索恰恰能够弥补工业化教育的缺陷和不足。让教育与生活、与社区结合就是回到教育的常识,回归、坚守常识,就是创新。教育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为了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教给孩子什么。好的教育不需要太多的新名词,也不需要多少所谓的创新。如果剥去了那些能够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无论标榜如何创新,也掩盖不了内在的空洞和贫乏。

    蒲公英飘走了

    乡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乡村与乡村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同时看到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可持续面临危机,国际社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则将可持续发展升华为生态文明,上升到“文明”的高度,超越了可持续发展。

    实事求是地讲,在某种程度上,在生态食品、社会和文化及心灵精神层面,城市现代、先进的华丽外表下包裹的其实是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城市更新会成为下一个风口。而经提升改造的乡土则能为人们提供有质量的生活,为城市更新提供资源和动力。不少乡村学校已经开始在乡土文化、道德教育、传统文化和食农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充分挖掘被忽视的社区联系、乡土文化和大自然的教育价值,发挥了乡村的资源优势。

    亲近本土的传统文化。当今的教育体系建立在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遵循工业化-全球化-人力资本-工具的逻辑,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则奉行社会-伦理-道德-心性-精神发展的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能集中在一个阶段,但生活是一辈子的功课。中国的传统教育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十二岁以前,完成道德、心性和人格养成教育,为孩子的人生,也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可以弥补当今社会的道德和精神缺失。

    亲近乡土:乡土文化对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至关重要。乡土文化代表文化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蕴藏在本土和乡土文化中,乡村则是保留传统和乡土文化的天然场域。否则,在充斥着工业化的同质化的城市,眼前都是一样的万达广场;在大型购物广场里,都是一样的品牌,吃的也是一样的肯德基或麦当劳,这样的生活很乏味,没有意思。同样的,去情景化的教育不仅孩子觉得没意义、没意思,老师也觉得没意思,而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将乡村与学校联系起来。四川范家小学突出的教育理念是乡土文化教育,已经探索出一条路子,让我们在对乡村学校的焦虑中看见了另一种希望,这部分先行觉醒的乡村学校的实践案例也已不在少数。

    亲情:社会联系和社会建设。对于他人的情感依恋、安全感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在有亲密联系的社群中才能培养出来,因此有“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说法。因为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所致,加之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的大量应用,已造成严重的“社会隔绝”(Social isolated),面对面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教育亲近社区和社群,能通过小手拉大手,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延伸到社区教育和乡村建设,将道德教育融入社会建设,学校、家庭和社区互相支撑、滋养。

    亲自然: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开辟食农学园,搞农耕教育和自然教育,乡村学校天然地具备优势,土地触手可及,容易走出围墙,以大自然为课堂,将《诗经》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打破诗歌艺术和科学的学科界限,将天文、地理和人文融为一体。而城市学校开展食农教育,则可能需要到房顶上,北京的史家小学、呼家楼小学就有楼顶田园,称为城市农耕。

    劳动真快乐

    综上所述,教育的“失魂落魄”主要体现在感觉、情感、道德和精神的缺失,亲近乡土、社区、农耕和大自然的教育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乡村学校之所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孩子整体综合的思维、敏锐的感知和情感系统。

    整体、综合的系统思维和感知是生态素养的重要基础,如何培养这个素养和特质是建设生态文明亟需的教育创新,乡村的环境正是培养这种特质的沃土。这一点正如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顾问、山西省长治市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鲍喜堂先生所言:用传统文化的经典陶冶综合的文科素养,把经典教育做成全文科教育;以自然为本,培养综合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把自然教育做成全科学教育;立足乡土,熏陶综合的艺术素养,做以乡土为本的全艺术教育;以生活为本,把生活教育做成全道德教育;从生命出发,做身心灵为一体的全生命教育。

    单纯从教育的角度看,“三亲”启蒙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中国的教育传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更接近好的教育的样子;从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开展农耕和乡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平等互助的城乡关系,不仅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急需的基础内容,也包含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层内涵;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教育探索可以疗治工业化带来的伤痛,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和资源,符合儿童的天性和儿童早期全面发展的规律,能很好地弥补当今“无根”的工业化教育的弊端,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仅仅局限于乡村。

    在工业化、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下,如果只看重知识教育和分数,如果从中考、高考的成绩衡量,乡村不具备优势,也看不到乡村教育能够赶上城市的希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强势的主流话语下,乡村代表落后,知识和分数也遮蔽了乡村天然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势。人们看不到乡村教育的资源优势,乡村和乡村学校也没有建立起对乡土的自信,去充分挖掘乡村的独特条件作为教育资源。可喜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这样做的乡村学校越来越多。只有认识到主流教育的问题和缺陷,才能看到乡村拥有的教育资源如何得天独厚。如果从“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发,从生态文明或可持续教育的要求出发,调转方向,原在先后排队尾的就有可能变成先进。

    乡村振兴事关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中华文明复兴等国际、国内重要议程和战略。在国际议程和国家战略中,乡村都是面向未来,对治现代问题的宝贵动力和资源,重新发现乡村对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已经改变了原来乡村“落后”、呼唤“公平”的话语体系。更为欣喜的是,与近百年的乡村建设主要由政府和知识分子倡导、发起不同,近年来社会力量开始自觉、踊跃地加入乡村建设的队伍。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小约翰·柯布认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是因为“中国现在仍然存在着世界上最众多的村庄和农民”。

    乡村教育有两个面向,为了乡村的教育和为了教育的乡村。从乡村振兴的角度,为了乡村的教育要以乡村建设为目标,搞好乡村的学校教育和面向社区的成人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视野下,乡村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天然场域,理想的乡村天然地是为生态文明准备的,通过农耕与大自然联系,与土地联系,与乡土和传统联系,才能改变人心。

    不仅是孩子,所有人群都应在食农耕作的体验中,以农耕心,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游学和体验方面,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一定大有作为。如果真正立足乡村的优势资源,将中国文化有利于世界和人类的可贵之处通过教育展现出来,创新出适合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生态乡村能够成为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天然载体,将会惠及更多儿童和家庭,甚至可以为中国和世界的教育提供智慧。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自觉地认识到在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能只满足充当历史的裁判,站在时间的后面,评判先人的功过。在现实的选择和行动中具有更多的自觉性,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